WMAI公告|祝贺杨传奇导师成为WMAI主任导师

大家好,我是传奇,一个来自中国东北、怀揣社会学背景却深耕公益领域的行者。自2010年起,我的足迹不仅遍布户外运动的广阔天地,更深深烙印在应急救援与救灾的最前线。从精心策划马拉松、越野跑及挑战赛,到亲自上阵开展户外生存、紧急救援与医疗培训,我始终与国内外众多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台风等——的救援行动并肩作战。这段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可贵,活着真好”的真谛。      对于运动,我虽非狂热追求者,却总怀有一颗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从攀登皑皑雪山之巅,到深潜蔚蓝海底,从高空跳伞的极限挑战到雪道飞驰的自由驰骋,每一次尝试都让我的人生画卷添上了难忘的一笔,那些新鲜的刺激,是岁月赋予我的宝贵财富。     2012年,我踏上了野外医疗学习的征途,起初是迷茫与新奇并存,大量新知如潮水般涌来。经过时间的洗礼,特别是2015年的再次深造与2017年导师训练的深入研磨,我开始逐渐揭开医疗知识背后的逻辑面纱,将那些原本生涩的理论转化为自己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与您相聚于野外医学的课堂,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不仅能共同汲取知识的甘露,更能在挑战与实践中携手成长,相互激励,最终不仅收获满满的技能与知识,更能结下深厚的友谊。让我们一同前行,在探索与奉献的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WMAI公告|祝贺王铁军导师成为WMAI主任导师

大家好,我是王铁军,大家也可以叫我龙南或者TJ。 之前我是一名医生,在医院的临床领域深耕十余载,也成功晋升为主治医师。做医生的压力,让我对户外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滑雪、登山、徒步、水上运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很多同伴都视我为安全的保障,即便后来我选择离开医院,我的朋友们仍乐于与我结伴同游,可能他们觉得我的医学背景,能在户外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安全和医疗问题。但事实上,我的确数次面对户外紧急救援的情境,也深切感受到院内医疗与院前急救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在野外环境下,缺乏医院设备、药物等辅助诊疗手段,就算再高明的医生,也可能束手无策。 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MAI)在上海首次举办的野外高级急救(WAFA)培训,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也深刻的认识到野外急救的魅力。于是,我继续参加了WMAI的WFR(野外第一响应人)桥接课程、WALS(面向医护背景的野外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等课程,不断地提升自己知识、技能的储备。也非常有幸地参加了WMAI的导师课程,成为众多WMAI导师中的一员,并立志推广野外急救,让更多人知晓和掌握。为此,我也陆续获得了AHA(美国心脏协会)、ITLS(国际创伤生命支持)、EMT(紧急救护技术员)、ERC(欧洲复苏委员会)以及红十字会等多个领域的导师资质。这些资质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坚定的将医学教育当做我的终身职业。 在这些年医学与急救的教学中,有幸结识了许多热爱户外和急救的朋友们。看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认知、掌握技能,并能够将野外医学的思维运用到实践中,我也深感欣慰和自豪。与他们共同成长的经历,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雪道的尽头不一定是骨科,也可能是神经外科!

每年冬天,“雪道的尽头是骨科”这句玩笑话不绝于耳,相信不少朋友都刷到过雪道意外事故的视频。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对错,只讨论意外的结果该如何处理。 骨折的问题,不能说这事很严重,但也不能说这事不严重,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罪是有的受了。幸运的是,大部分的骨折不致命。 但在这样激烈的碰撞意外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意。 第一个问题就是脊柱!在剧烈的碰撞、摔落下,脊柱也可能受到伤害,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瘫痪。所以,在意外发生的第一现场,稳定患者的脊柱非常重要。对于学过急救的您来说,稳定脊柱并非不去移动伤患,而是在救助伤患的同时,要关注脊柱的稳定,该评估就评估,该处置还是要处置!在雪场救护人员抵达之前,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第二个问题就是头部的创伤!虽然滑雪者都有戴头盔,但巨大能量的撞击,依旧有可能影响头部。头部最重要的器官就是颅骨保护下的脑,对于头部的受伤,脑是否受到影响,就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院前,没有仪器来识别脑部是否有受损,但我们可以抓住两个重要的症状: 1、有没有因为头部的创伤而昏迷 2、有没有因为头部的创伤而失忆 只要存在其中任何一个症状,我们就说这位伤患有创伤性脑损伤。因为,创伤导致脑功能发生改变,我们就需要担心脑部受到的损伤。比如,下图的这位雪友: 这位伤患失去了部分的记忆,因此我们现场就可以断定存在创伤性脑损伤,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受损的程度。轻微的损伤可能只需要通过休息来等待大脑的自愈;而严重的损伤,可能会需要神经外科的手术,来止血、移除血块、释放颅内压力等。如果您忽略了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会加重,那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很多雪友都有摔断片的经历,觉得这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野外医学建议,有创伤性脑损伤,不管症状如何,在安全可撤离的前提下,都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而另外一些症状则表明,脑损伤的风险更大,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这些症状包括了:…

WMAI亚洲区办公室&上海达尧律所

上海达尧律师事务所接受国际野外医学协会亚洲区办公室(以下简称“WMAI办公室”)的委托,担任WMAI办公室2024年度企业法律顾问,为WMAI办公室提供法律服务。其中,法律服务内容包含为签约导师及持证学员(证书有效期内)提供法律服务合同期内涉及野外医学方面有限次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该项法律咨询服务采取预约制,有法律咨询需求的导师或学员须提前通过办公室预约排队,预约请联系野外医学客服小W。未能预约到免费服务的学员,也可按市场价享有一定的优惠。​

学员福利|知识与技能工作坊免费开放

为了让学过野外急救的学员,能够经常复习和回顾学到的知识,我们在育践网学习平台开放学员复习课程,该课程免费开放。 课程内容包含电子书、技能示范、章节要点以及知识更新。同时也作为一个学员的交流区域,就学习上的问题以及在应用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课程网址:https://expednet.cn/enrol/index.php?id=374 本课程只面向持有WMAI的WFA\WAFA\WFR这三类证书,且证书还在有效期内的学员。学员入口注册码为“WFA”或“WAFA”或“WFR”(根据您参与的课程不同)加上实体卡片证书上的COURSE ID(五位数),就可进入本课程。 备注:部分获得延期续证的学员,原证书已经过期,还没开启线下续证的,暂时无法使用本课程。

第五期WMAI导师班招募结束,入选名单公布

自我们发布野外医学导师班即将开班的信息以来,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关注和热情参与。在此,首先向每一位对本次导师班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付诸行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热情和参与,让我们深感荣幸。 我们仔细浏览了各位的个人介绍和简历,但是,由于本期招生人数有限,我们不得不在你们之中做出取舍。我们深知,这样可能会让很多优秀的申请者感到失望和遗憾,但这绝对是个艰难的决定。 我们深知每一位申请者的热情和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你们的热情和努力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急救培训的未来和希望。在此,我们要对所有未被选中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歉意。请相信,你们的热情和努力并未白费,虽然本次导师班未能有幸邀请到你们,但我们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关注野外医学,并继续在急救道路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会为你们提供任何需要的支持和指导,期待在未来的导师班中与你们再次相遇。想要成为野外急救的导师,不仅需要对急救抱有一腔热情,还需要有长期奋斗的觉悟。有幸入选本期导师班的八位未来导师们,也需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在野外医学的道路上,稳稳且坚定地踏出第一步。 颜旻怡,第一反应急救培训中心主任,美国心脏协会HS主任导师,自2014年加入第一反应后,一直从事赛事保障及志愿者培训工作。近年来,也致力于团队导师培养以及急救课程的开发。 夏令东,重庆扶扶医疗急救培训中心负责人,美国心脏协会HS主任导师,重庆市卫健委公众急救培训导师,重庆马拉松医疗及志愿者负责人。2015年至今,一直从事急救普及和培训的工作,并多次参与马拉松赛事保障。 汪青松,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公益大使,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监事、公益救援队急救课程顾问,急救培训导师。曾参与过2起赛道上的心脏骤停抢救,并长期进行着公益性的急救普及活动。 孙涛,登山教练,自2012年开始,在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和中国登山协会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培训工作,主要教授户外指导员课程、攀冰技术、高山技能以及户外教师师资培训等课程。 彭欣,深圳卡鲁滑雪大师学院教练导师,深圳市滑雪队高山安全督导,长期从事滑雪教练的培训工作,并把急救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参加过多场马拉松赛事和越野赛事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在传播野雪的安全理念。 林泉,深圳市公共安全义工联合会副秘书长。2017年,投身赛事保障志愿者工作,处理过多起医疗问题。同时作为急救导师,参与开发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累计培训27000余名“应急第一响应人”。 李硕,北京融理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蓝天救援培训中心主教官,爱必应头号急救培训中心合伙人,美国心脏协会HS导师。长期参与山野救援和马拉松赛事保障,多次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和院前急救知识宣传。 曹磊,甘肃蓝天救援队培训中心副主任,红十字会急救导师,自2018年起,经常开展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院前救护等内容的分享和培训。日常也参与救援队的执勤和救援行动。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我们的决定不会影响大家对急救培训的热情和参与。让我们一起为急救培训的未来努力奋斗!敬请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导师班招募!